[国画赏析]《荷花鸳鸯图》-老莲与荷

明 陈洪绶 荷花鸳鸯图

在自称“老莲”的陈洪绶之前,明代花鸟画中涌现很多杰出的画师,吴门沈周、佛山林良、宁波吕纪、常州孙隆、苏州周之冕、绍兴徐渭、嘉兴项圣谟等,工笔重彩、水墨淡彩、白描勾线,不一而足。在他之后,也不乏像常州恽格、南昌朱耷这样的开山祖师,他们都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页。但是,没有人像陈洪绶这样,天生与“莲”结缘,带着特殊的人生经历和独特艺术风格赋予了明代花鸟画转折性的时代意义,使晚明花鸟画坛顿起高峰。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这幅《荷花鸳鸯图》正是陈洪绶工笔花鸟画艺术风格的典型代表。

从陈洪绶的人生来看,爱荷成痴。诸暨人陈洪绶出生前,其父陈于朝得一莲子,说“食此,得宁馨儿当如此莲”,“莲”的名字相伴终身。9岁,“莲子”启蒙于蓝瑛,14岁即靠卖画赚钱,17岁作《九歌》、《屈子行吟》图,其言行思想、为政理念、艺术道路受武林画派、蕺山先生、石斋先生、远山堂主人等师友影响。“师其心不师其迹”,他画人物《女仙图》《雅集图》《米芾拜石图》《进爵图轴》《松溪品茗图》《餐芝图》,躯干伟岸;画花鸟如《玉堂柱石图》《蕉林酌酒图》《水仙灵石图》《梅石图》《花卉册》,端庄清秀;画莲如《芙蕖菡萏图》《荷花双碟图》《湖石红蕖图》《松下高士图》《高士持莲》《清供图》等,兼工带写。31岁,陈洪绶在自家宅院筑醉花亭,34岁起署“溪山”、“溪亭”之名,自此“谿山老莲”(“溪山老莲”)气格成熟。

从陈洪绶的画面来看,笔意清奇。陈洪绶湖石的画法可见蓝瑛的影子,又出于蓝胜于蓝,古雅拙奇。无论《荷花鸳鸯图》亦或《湖石荷花图》,主体荷花、荷叶,脉络清晰可见;尤《荷花鸳鸯图》如戏台之青衣,又如名士之君子,配湖石、鸳鸯、浮萍,横向笔皴,折带状墨线勾勒然后施彩、超拔磊落,造型严谨,中锋收紧之波挑、长捺、抛钩等皆从唐人写经体中所取法,老辣不枯,不失沉稳之气。“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可以说是陈洪绶正值壮年时期的花鸟画范本。

明崇祯十五年,陈洪绶43岁,洪承畴率明军兵败松锦降清;时为国子监生,授中书舍人的他不仅眼见内府所藏名画,更目睹了政权腐败,拒绝皇帝对自己宫廷画师的任命。次年,明思宗自缢于北京煤山,陈洪绶的好友倪元璐自缢保节,蕺山先生绝食而亡,他悲从中起,即归隐绍兴云门寺,削发为僧,自称悔僧、云门僧,改号悔迟、老迟,自云:“岂能为僧,借僧活命而已”,“酣生五十年,今日始见哭”。

从陈洪绶的意境来看,宏观孤傲。佛经中说,“法固寂然”;陈洪绶的画有一种“圣默然”的气氛,图像所汇成的怪异世界呈现出他的初衷。再以他的《松下高士图》为例,松枝屈折而下,荷花数株呼应而上,景与人浑然一体,想见高士之超群人格与坚贞品质。绘到晚年,怪诞的笔触实是现实自我和画中意向的重合,放在花鸟画中,更是怪趣味有真性情,庚寅年《荷花蝴蝶图》更像是一种映射。晚年鬻画为生的陈洪绶于清顺治九年,“跌坐床箦,喃喃念佛号而卒”(出自〈清〉孟远,《陈洪绶传》)。

“章侯生不满六旬,其笔墨凡四变,少而妙,壮而神,老则化矣。其变也大率十年一转,兹其由少而壮,出妙入神之时也”(出自唐九经陈洪绶《花鸟扇》,2012年浙江古籍出版社《陈洪绶集》)。

作者:裴媛媛
0
版权
说明
相关作品:版权为原创作者所有,如您不允许转,我们将及时处理!
相关资料:网络收集资源,版权(C)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交流学习!


选择表情插入

专注书画艺术分享

下载APP 赞助我们